生蛇或引發嚴重痛症痛足三年 新一代疫苗預防生蛇 減併發症風險

醫健人物

發布時間: 2023/12/27 00:00

分享:

分享:

生蛇帶來的紅疹與痛楚令人聞者色變,更困擾患者的是,約三成病人復原後,有機會患上「疱疹後遺神經痛」,經歷如電擊和火燒的劇痛,有病例與嚴重痛症糾纏逾三年,痛楚才逐漸消散。接種新一代帶狀疱疹疫苗(蛇針)有助預防生蛇及後遺神經痛,遠離生蛇帶來的種種折磨。

最新影片:

70歲的余女士(化名)發現左邊胸口長出紅疹與水泡,忍耐了一個星期痕癢與痛楚,終向醫生求診,原來是生蛇所致,可惜已錯過了服用抗病毒特效藥最佳時機。待水泡淍謝後,生蛇的位置逐漸出現如火燒與針刺般劇痛,確診為「疱疹後遺神經痛」所致。雖然她的主診醫生已處方針對神經的止痛藥,可是病情反覆,不時疼痛至失眠,服藥近三年才逐步回復正常。

後遺神經痛 年長患者較常見

鄭冠豐醫生解釋,臨床所見較年長的生蛇患者,以及病發後較遲才服藥的病人,較大機會出現後遺神經痛。他指出,生蛇亦即帶狀疱疹,由水痘病毒引致。一般人於年幼時長出水痘後,水痘病毒就會潛伏在神經線,隨着年齡增長或免疫力下降,便再次活躍起來。

起初,發病的部位感到刺痛或灼熱,數日後紅疹會沿着神經線爆發,甚至惡化至長出水泡。「出疹後應盡快求醫,若能於出疹72小時內服用抗病毒特效藥,有助遏制病毒,以及減低出現後遺神經痛的機會。」鄭醫生說。

最年輕生蛇個案僅12歲

除了長者,年輕人一樣有機會生蛇。鄭醫生說,臨床最年輕生蛇個案僅得12歲。此外,生蛇也有可能揭示病人另患隱疾,有病例為四十多歲女性,分別在右肩、左邊胸口以及右臉上三叉神經線生蛇,經進一步檢查發現患上紅斑狼瘡症,屬於免疫系統疾病,需轉介至專科治療。

「50歲或以上人士,以及免疫力較低,有長期病患如糖尿病等、慢性免疫系統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等,或正服用壓抑免疫系統的藥物如口服類固醇者,均是生蛇高危一族。」鄭醫生說,除了透過運動及充份休息等方法,增強免疫力減少生蛇機會,也可以接種新一代帶狀疱疹疫苗預防生蛇,防患於未然。

呼籲納入疫苗資助計劃

新一代蛇針為重組疫苗,需注射兩次,可以減低 9成病發率之餘,接種十年內的保護率亦接近9成,曾經生蛇者也可接受注射,避免復發。鄭醫生建議,50歲以上、生蛇高危一族,以及18歲以上而免疫力較低者盡快接種,以期預防生蛇及其帶來的併發症。

他說,若把蛇針納入政府疫苗資助計劃,增加市民接種的誘因,可以減少市民生蛇以至入院的機會,有助降低醫療成本。

鄭醫生提醒,生蛇有多種預防及治療方案,各有不同成效及副作用,患者如有疑問,應向其主診醫生查詢。

鄭冠豐 醫生